高速采集前沿观察——粒子物理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身处广阔的大千世界,人类常常会感叹自身的渺小。然而,当我们将视线转向那些微小到几乎无法察觉的领域时,一个更加神秘、更加令人着迷的世界——粒子的世界,悄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粒子,这个看似简单却充满奥秘的名词,实际上是构成我们周围一切物质的基础。从闪烁的星光到坚固的岩石,从流动的液体到轻盈的气体,从复杂的生命体到简单的无机物,无一不是由这些微小而神奇的粒子所构成。

它们如同宇宙间的“拼图碎片”,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形成了我们眼中所见的万千世界。

夸克、轻子、玻色子

      粒子物理(又称作“高能物理”)就是这样一门研究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这些基本粒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光子、中微子等,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粒子。这些粒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许多基本粒子在大自然的一般条件下不存在或不单独出现,因此需要使用粒子加速器在高能相撞的条件下才能生产和研究它们。

      物理学家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找到一种既简单又普遍的物理原理,来统一解释基本粒子之间五花八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现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科学家们已陆续发现了夸克、轻子、玻色子等各类基本粒子,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精确测量和分类,逐步建立了描述基本粒子性质和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并不断提出新的物理理论或模型。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参加国际高能粒子研究——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是最早参加国际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重要参加国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粒子物理的两个重要领域——中微子暗物质领域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2012年3月8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这一发现是对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参数的测量,被认为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新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也于前日(11月20日)全部建成,计划明年正式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中微子探测项目之一,它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中微子物理学的深入研究,有望解开中微子质量顺序等科学谜团。

图片来源: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

加速器实验和探测器实验

      当前,粒子物理的主要实验研究方法有加速器实验探测器实验衰变实验等。本文我们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前两种实验研究方法。

      加速器实验是利用加速器设备将微粒子(如质子、电子等)加速到接近光速或更高的速度,然后使这些高速粒子进行碰撞。

      在碰撞过程中,粒子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粒子,或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新的粒子。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碰撞产生的粒子,来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基本相互作用规律

      加速器的类型主要有环形加速器直线加速器两种,最著名的环形加速器当属上文提到的欧洲核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长度为27公里,能够加速微粒子的能量达到极高水平。

      探测器实验则是通过高精度的探测器系统来探测、跟踪和鉴别高能粒子,以及测量这些粒子的各种性质。

      粒子物理探测器实验的核心设备是高精度的探测器系统。常见的探测器类型包括计数器磁场探测器径迹探测器能量测量探测器、时间测量探测器等。通过对捕捉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科学家可以推导出粒子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无论是哪种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都至关重要。基于粒子物理实验中粒子信号的短暂性及复杂性,以及当前实验规模的扩大和通道数的增加等特点,粒子物理实验要求数据采集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精度和效率

高精度、高效率

      精度方面,对于粒子物理实验中的高精度测量,如对粒子动量的测量精度要求达到极高的水平。以寻找暗物质粒子为例,微小的测量误差都可能导致对实验结果的错误解读。

      效率方面,由于高能粒子碰撞或衰变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能够快速、有效地记录这些数据。

      作为粒子物理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高速采集技术持续的进步极大地提升粒子物理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精度与效率,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使得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粒子现象得以被精确捕捉与分析

      高速采集技术能够以极高的采样速率捕捉粒子物理实验中出现的短暂信号,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可能会因为堆积效应等问题而无法适应这种高负荷的实验环境。

     同时,高速采集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地收集、处理和存储急剧增长的实验数据。这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物理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像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就是通过对LHC实验中大量碰撞事件数据的采集、分析,发现了与希格斯玻色子产生和衰变模式相符的数据特征,从而证实了其存在。


图片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除此之外,高速采集技术通常采用先进的模数转换器(ADC)和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原始采集数据中的复杂噪声干扰,提高信号的保真度。这对于粒子物理实验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噪声可能会掩盖真实的物理信号,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推动新能源等多领域发展进步

      伴随着高速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这一场跨越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验边界的探索之旅中,粒子物理及其相关技术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深化与拓展,也促进了诸如医学成像精密制造新能源开发等多领域的革新与进步,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在新能源领域,粒子物理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原子核内部的粒子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掌握核裂变过程。进而优化核反应堆的设计,提高核能的利用效率。

      同时,粒子物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核聚变所需的高温、高压环境条件和产生的等离子体的性质,从而为实现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太阳)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理论的不断深化,粒子物理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将继续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带领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宇宙的本质,同时也为解决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为深度参与可控核聚变项目的高速采集领先企业,迈硕也将依托自身在模拟信号采集领域的深厚积累与丰富经验,持续为全球粒子物理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推动力量。

028-87409729

: 9:00-18:00

17348136089 

: 7*24h